校慶系列叢書 Celebration Publications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策劃整理.吳泉源 主編。《話說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 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39。
ISBN: 987-986-85667-6-7(精裝),987-986-6116-09-4(平裝)。


此為《話說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試閱內容:〈清華人建校篇〉,頁2-9, 〈我們都是清華人〉,頁122-125。

《話說清華》採說故事的手法,娓娓道出清華大學的歷史與在台建校迄今重要的 校史事件。全書分為「清華建校篇」、「創新精神篇」、「厚德戴物篇」與「校 園建築篇」,內含41篇主題文章。為一本 深入淺出、豐富深刻,充滿人文關懷的 清華大學校史。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特藏組.策劃整理.謝小芩主編。《圖像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 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23。
ISBN: 987-986-85667-7-4(精裝),987-986-6116-10-0(平裝)。


此為《圖像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試閱內容:〈第一章世紀清華〉,頁2-13。

《圖像清華》以圖像的方式呈現清華大學 的歷史,共分為五大章節。「世紀清華 」呈現歷任校長治校事蹟;「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以專章紀念梅貽琦校長的 貢獻;「梅竹賽」記錄了清華與交大兩 校學生的年度盛事;「學生生活」喚起 多采多姿的校園記憶;「校園地景變遷 」則展現清華校園建設的發展歷程。全 書並以中英雙語呈現。


國立清華大學校友服務中心編著。《人物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80。ISBN:978-986-85667-8-1。


此為《人物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穆穆清風.無私奉獻—高風亮節,清華永遠的校長:梅貽琦〉,頁2-7。

《人物清華》主要表彰五十五年來校友與師長們對清華母校的無私回饋與傑出貢獻,並記錄校友與師長們一生的智慧結晶,以傳承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為社會及年輕學子留下最佳典範。


財團法人自強工業基金會主編。《人培清華——自強基金會》。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158。ISBN:978-986-6116-00-1。


此為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第二章自強轉型期1989~1996—台灣IC工業起飛,新竹科學園區崛起〉,頁20-27。

自強基金會是清華校友們捐款成立的財團法人,原本是為母校爭取研究計畫的小小社團,卻於八○年代,隨著全球科技浪潮的推動,成了科技人才培訓的先鋒,也隨著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成為校園中發亮的光點。三十多年來,自強與清華以手足關係的合力,不僅培育出無數的高科技人才,也同時辦理各項國際合作活動及研討會等,深獲社會各界肯定與認同。


國立清華大學秘書處彙編.王茂駿主編。《百歲清華:百年校慶活動集錦》。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 民國100年12月 2011.12。pp. 320。ISBN: 978-986-6116-25-4。


此為《百歲清華:百年校慶活動集錦》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百年風華紀錄片〉,頁12-13。〈清華記憶網〉,頁14-15。〈百年校慶系列叢書發表〉,頁18-23。〈「百年樹人 校史之最」校史展〉,頁24-27。〈百年風華紀錄片〉,頁12-13。

《百歲清華:百年校慶活動集錦》編輯內容,舉凡從「清華品牌故事」、「校友活動」、「校慶大會活動」、「思想論壇」、「名人演講或對談」、「新館落成」、「學術研討會」、「各類型的動態活動」、「藝術饗宴」到「媒體報導」等等,以十一章節的架構,記錄這一整年來校內外各項動靜態校慶慶祝活動,雖然無法鉅細靡遺完全收錄,但確也能一睹清華百年最大慶典的全貌。


許明德著。《相約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08。ISBN:978-986-6116-01-8。


此為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清華學院—全人教育〉,頁23-28。

十多年來,在「清華校友通訊」寫了數十多篇文章,清華點點滴滴盡在其中。現在將這些文稿彙整成冊,以首篇文稿「相約清華」為書名,本書跨越時空,回顧四十多年前的清華學生生活,描述清華的成長,說明清華現況,也對清華的未來有所期許。本書讓讀者對清華有更深的認識。對有志進入清華的學子,本書為您導讀清華。


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策劃整理.黃鈞銘主編。《原子能與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322。ISBN:978-986-6116-06-3。


此為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原子科學系的成立與發展〉,頁81-90。

本書的編寫目的,旨在回顧清華大學於新竹建校後,發展原子科學之教學與研究的完整歷程,並為清華大學參與推動我國原子能科技發展,尤其在核能發電及輻射在醫學與工業應用之具體貢獻及其所產生的重要社會影響留下歷史紀錄。全書共分12章,除了說明原子科學研究所的草創經過,也對於清華水池式原子爐的籌建過程,以及原子爐啟用後所扮演的原子能和平用途的角色,做重點式的回顧,同時對於清華大學在原子科學與核子工程的教育與研究成果進行簡要的分析,包括核能發電與安全、保健物理、及同位素與輻射的研究與應用成果。另外本書也介紹了十八位以核能為職志的原科院早期師長與校友們的事蹟。


國立清華大學教務處、寫作中心策劃整理,師鐸清華工作小組採訪撰稿。 《師鐸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 民國100年12月 2011.12。pp. 340。ISBN: 978-986-6116-21-6。


此為《師鐸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 (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真切執著的追夢人—林秀豪老師〉,頁32-37。

國立清華大學創校百年的悠久校史之中,有許多優秀的老師,他們不僅在研究上表現卓越,更將自己的智識與生命經驗傳承給莘莘學子。本書收錄五十篇訪談稿,介紹這五十位屢獲傑出教學獎與傑出導師獎殊榮、教學成果備受肯定的優良教師。他們豐富多彩的人生際遇、虔心教學的信念躍然紙上。翻閱本書,您會看到清華各世代中,都有為教育努力不懈的美麗靈魂;這些深耕於杏壇的老師,使清華成為教學與研究的樂土。


邱憶群主編。《梅竹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16。ISBN:978-986-6116-03-2。


此為《梅竹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清華人的梅族精神—火力班〉,頁44-51。

本書仔細搜羅梅竹賽相關的資料,發現關於梅竹賽的種種多如繁星,但卻如斷簡殘篇散佚各地:校史、校園學生刊物、媒體報導、BBS、個人部落格……有些甚至只封存在少數人們的記憶中,無緣證實或被遺忘。至於書寫下來的歷史,有些像政治編年史一般,往往只見比賽勝負比數與停賽複賽幾字的交錯,生冷的文字印刷,除了紀實的義務之外別無他用。其他在個人平台發表的文章情感真摯,主觀之餘卻難以看見梅竹賽的全貌。有鑑於此,便希望本書能夠做一個統整與革新的嘗試。除了將原有資料重整之外,也運用每一位成員的人脈,將自己和其他學生們記憶中的梅竹賽樣貌挖掘出來,融合口述歷史與專題報導的訴說方式,呈現梅竹賽的豐富性。


楊叔卿主編 。 《通識清華:通識教育中心成立二十週年暨百歲校慶特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s Center for General Education, 民國100年5月 2011.05。pp. 200。ISBN: 978-986-02-7831-6。


此為《通識清華:通識教育中心成立二十週年暨百歲校慶特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 (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核心通識講座:98學年度下學期〉,頁35-42。

《通識清華:通識教育中心成立二十週年暨百歲校慶特輯》收錄多元性質的內容,並以多樣文本方式呈現,包涵通識中心概況、通識教育中心大事紀、核心通識講座、通識教育中心成立二十週年論壇:回顧與前瞻、通識之友徵/邀文以及通識教育中心教師榮譽榜與專業貢獻。


國立清華大學產學合作辦公室 .簡禎富.吳泉源主編。《創業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352。ISBN:978-986-85667-9-8。


此為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簡良益/研勤科技董事長—PAPAGO衛星導航,軟體創業尖兵〉,頁324-329。

學生,是一個大學最重要的產出。清華在台灣建校初期,早期的學生幾乎是一班班的出國了,現在則是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投入台灣的產業界工作。在台灣的清華,可說是一直與台灣社會發展同呼吸。從收在本書中的訪問稿,我們不僅認識了許多校友的成長故事,也重溫了一些淡忘的舊夢,更難得的,一些以往甚少在媒體曝光的校友,分享了他們年少輕狂、成長、創業、奉獻的故事。本書有眾多校友對水木清華最深情的懷念,和對台灣社會的關注投入。在民國一百年推出此書,令我們再想起清華大學「與國同壽」的特殊意義。


國立清華大學校友服務中心編著。《溫馨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72。ISBN:978-986-6116-02-5。


此為《溫馨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我的婚禮在清華—緣起清華、情定清華〉,頁12-13。〈海報牆前求婚大作戰〉,頁14-17。

清華建校百年以來,在校園中所累積的各種面向情感,緊緊維繫歷史、師生、校友,甚至還有相伴一生的良緣等,這些不同層面的情感昇華,正是校園文化核心價值所在,亦是人文涵養的最佳寫照,如此更應有個適當平台予以記錄留存。相信不管是畢業多年的校友或在校的師生們,應該都能夠在《溫馨清華》60餘篇故事中找到共鳴的情懷。


胡益芬主編 。 《遊藝清華》。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 民國100年6月 2011.06。pp. 234。ISBN: 978-986-6116-11-7。


此為《遊藝清華》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 (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藝文走廊98年第一期(05月27日至06月26日)〉部份作品,頁10-15。

藝文走廊成立迄今兩年餘,共展出14期近兩百件作品,諸如:油畫、水彩、磁盤彩繪、書法、版畫等,此次集結成冊以配合百年校慶叢書專輯出版,並邀請歷屆校長參與作品展出,呈現校園整體藝術氛圍。


宋震國主編。《綠能清華——電動車與磁浮車》。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手冊:64 影片:37分鐘。ISBN:978-986-6116-05-6。


此為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黃光治,〈電動車發展中的一些軼事和展望〉,頁48-58。

此本有聲書透過採訪當年參與計畫的老師及學生,回憶電動車與磁浮車的發展歷程,並穿插當年新聞片段及歷史照片,讓所有人能夠再次緬懷清華這段輝煌的歷史。延續節能的概念,末尾加入動機系正在進行的氣動城市計畫,並以本校陳力俊校長推動綠色校園願景作結尾,相信在能源日益拮据的世代,清華依舊是節能減碳的先驅。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中心策劃主 編。《藝於言表》。新竹,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Press,民國100年3月 2011.03。pp. 240。ISBN:978-986-6116-04-9。


此為封面、序言、目次、試閱內容、版權頁。(Click here for preliminary and sample pages of the book.) 試閱內容:賴小秋,〈清大藝中歷史回顧〉,頁24-31。

清華大學是國內優秀大學中唯一沒有設置任何藝術科系的學校,清大藝術中心在校園中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經常舉辦藝文表演及展覽,活絡校園文化氣息。這本書讓更多關心大學美學教育的人,都能深入淺出的理解大學藝術中心的梗概。